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网转载
逐梦航天,一场春天的约会 ——2019年“中国航天日”长沙主场活动综述
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日期: 2019-04-28
 
浏览量: 1
 
| | |

  逐梦航天,一场春天的约会

  ——2019年“中国航天日”长沙主场活动综述

  4月26日,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观众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航天成就展”上观看火箭模拟发射。 记者 徐行 李健 摄影报道

  4月下旬的长沙,春意盎然。一场期待已久的约会,在人们仰望星空中完成。

  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是“逐梦航天,合作共赢”。包含学术研讨、产业发展、科学普及等广泛内容的30多场主场活动,将2019年“中国航天日”高高托举。20多位两院院士,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中央企业相关人员,民营航天单位代表,以及来自10多个国际组织、50多个国家航天机构的外宾,共计1600多人前来参加这场盛会。

  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人们相聚在湖南,传播航天精神,培植创新文化,打造合作平台,带着梦想继续出发。

  “学术+科普”两大盛宴,既“高大上”也“接地气”

  从今年“中国航天日”安排的主场活动来看,学术活动和科普活动是两大方阵,精彩纷呈。

  学术活动中,最有看点的是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中外航天界领军人士先后走上讲台,展示了中国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分专项工程等我国航天重大工程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深入研讨了全球航天的发展现状和热点事件。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回顾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成就,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发射嫦娥五号,全面实现月面采样返回。”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了我国北斗工程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今年,北斗三号还将发射7至9颗卫星。2020年前后,随着北斗三号组网建设的全面完成,可为全球提供基本导航、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精密定位等服务。

  除主论坛外,中国航天大会还举办了10场学术分论坛。涉及的议题非常丰富,颇具有前瞻性,如智能发射、新形势下飞行器任务规划技术、宇航先进材料及制造、航天标准化等。

  科普活动的触角更加深远,人们只要有兴趣,总能找到一款适合的。

  在中小学和高校校园,专家院士和学生们面对面交流。5天时间里,7位航天领域专家分别走进7所学校,说成就,扬精神,传文化。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西蒙娜达·迪皮蓬女士以《联合国的航天探索与科学技术》为题,为长沙市一中3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航天科普课。

  一拨又一拨观众参观了“航天放飞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航天成就展”,在家门口过了一把航天瘾。来自湖南大学的150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布在展馆各处,充当讲解员。在航天科普展区,不仅能看到航天器模型、科普展板,买到太空冰淇淋、太空笔、拼装模型等航天纪念品,还能体验一把航天高科技。轻轻一点完成火箭拼装、燃料加注,两分钟内“发射”一枚火箭;戴上VR,清楚地看到台风如何缓慢变化;登上“梦回神舟”返回舱,体验航天员在太空看到的景象和回归地球的各种身体感受……

  同期举办的太空电影主题周活动,影迷们有机会免费观看《首星揭秘》《流浪地球》《太空救援》以及《复仇者联盟4》四大太空主题电影。活动开幕式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分享了太空知识,并揭秘道具宇航服与真实宇航服的区别,数百名航天爱好者发出阵阵惊叹和掌声。

  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到商业航天,合作共赢理念突显

  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意义重大。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中,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商业航天,很多地方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理念。

  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中国航天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声明》,表示中国航天将与世界各国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航天技术助力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合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而不懈努力。

  在联合国/中国航天助力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与联合国外空司签署了《关于在中国月球和深空探测中开展合作的协定》;与土耳其空间技术研究院、埃塞俄比亚科技部签署了航天合作协议;与巴基斯坦航天局更新签署了合作大纲。

  为期3天的国际青少年航天教育论坛上,来自美国航天基金会、英国国家空间学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的专家以及我国多所学校的老师共聚一堂,分享培养新一代航天人才的经验和观点。源自国外的STEAM教育理念(即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如何与航天主题相结合,成为论坛探讨的重要内容。

  在外层空间新兴问题国际法治研讨会、长期月面驻留人的生存与工作国际论坛、中美商业航天全球观点研讨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等活动中,中外专家进行了充分交流,合作的平台正在搭建。如第五届小卫星技术国际交流会,就吸引了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孟加拉、厄瓜多尔、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赴会。

  建设制造强省,湖南航空航天产业大有可为

  今年4月24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此次主场活动在长沙举行,既是湖南与“中国航天日”的美丽缘分,更是湖南与中国航天的激情相拥。

  半个多世纪以来,航空航天的湖南力量不断壮大,在航天领域拥有一批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航空领域呈现出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等良好态势。数据显示,我省有航天企业超过100家,2018年实现产值104.7亿元,同比增长25.1%;航空企事业单位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6.9%,产业规模在中部地区居第二。建设制造强省,航空航天产业举足轻重,其主营业务收入冲击千亿目标也就成为迫切的梦想。

  湖南航天航空产业发展座谈会高朋满座。我省收获满满,一批湖南的企业、机构“牵手”军民融合国家产业基金、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央企,签订了12个涉及产业投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大项目、好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

  据介绍,这是一批精挑细选的项目,前景非常广阔,有前沿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项目,有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产业创新项目,还有“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合作项目,是湖南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希望,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座谈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航天科技集团等科研院所、知名央企的13位院士、专家,为湖南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支招。

  新的机会在召唤,新的格局在酝酿。(记者 胡宇芬 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