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网转载
湖南人过年,各地有“花样”
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日期: 2019-02-03
 
浏览量: 1
 
| | |

  湖南人过年,各地有“花样”

  团年饭、开门炮、拜年礼……样样有讲究

  2月1日,浏阳市普迹镇乡间小道上锣鼓喧天,身着盛装的竹马灯队欢腾起舞。彭红霞 摄

  1月31日晚,长沙市芙蓉区登隆街,市民行走在火红的灯笼下。记者 李健 摄

  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来了,回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满满的都是回忆。过年,除了我们熟悉的扫新、守岁、贴春联、放鞭炮、封压岁钱等风俗以外,还有很多奇异有趣的规矩和习俗,湖南14个市州年俗也千差万别,不尽一样。这些靠代代口口相传继承下来的东西,这些不成文不出版的条例,细聊起来也很是有趣。

  除夕与团年饭

  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

  吃团年饭多在大年三十晚上,如株洲、长沙、永州;也有在天未亮的早上,如邵阳、娄底;也有在中午的,如衡阳。吃团年饭,全家大小围坐一桌聚餐,最长者最先尝菜,并要求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讨吉利。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同时桌上的菜多是有意思的。比如:鱼圆(丸)、肉圆象征团圆,萝卜意为好彩头,全鸡寓意“食鸡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

  株洲、衡阳等地民间吃团年饭,蔬菜不用刀切碎,随便用手撕一下即可,吃时也不咬断,而是慢慢地吃进去,意为祝父母长寿;邵阳、怀化等地吃团年饭时,不吃白菜,忌讳“一年白过了”;益阳地区,大年三十的鱼不能吃完,还要留到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此外,五月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一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春节与贴春联

  春节是我国最大传统节日,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

  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桃木制成的,即在桃木板上书“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画此二神像挂于门首,五代时开始在桃木板上书联语,据说我国第一副对联是五代里后蜀的孟昶所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可见,自五代以后,欢迎的祝辞换掉了难以捉摸的符咒,后来,桃符为大红纸张书写的春联所代替。今天,湖南各地也都有张贴春联的习惯。

  拜年与压岁钱

  人们通常把春节期间的访亲问友叫“拜年”,拜年还要选个好日子。

  在长沙、常德等地,“初一不出行,初二丈母娘,初三以后村里村外互来往”。株洲、湘潭、衡阳等地,“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干娘,初五初六团团转,初六以后随便行”,并有“七不出八不归”的忌讳。

  拜年时,大家都会放鞭炮以示喜庆,衡阳等地,主要放鞭炮接客,而邵阳等地客人带鞭炮到主人家门前自放。

  湘黔一带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快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春节拜年给“压岁钱”的风俗,古已有之。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上说:“除夕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给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如今,尊长给晚辈的“压岁钱”的票额越来越大了。(记者 丁鹏志 整理)

  湖南各地春节特色习俗逐个数

  【长沙】送“元宝”

  在长沙,新春忌动刀剪,尤忌讳新春理发,于是过了小年后,比抢年货排更长队的就是理发。正月里,有客前来拜年,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株洲】“开门炮”

  初一凌晨,株洲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打“开门炮”,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

  【湘潭】舞龙灯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湘潭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

  【郴州】“开财门”

  新岁来临,人们都喜欢在门上贴上春联(对子)和门神,门神多为钟馗、尉迟恭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用以驱邪避害。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开门第一件事是燃放鞭炮,谓之“开财门”。

  【怀化】 “送灶灶”

  怀化人在农历腊月廿三会举行传统的“祭灶”活动,俗称“送灶灶”。这天人们要用糍粑、糖果、檀香拜灶君,之后便不许小孩在灶前随便捣乱,春节就由此开始了

  【张家界、湘西州】过“赶年”

  过“赶年”。即提前一天过年,年夜饭一般都在腊月三十凌晨开吃,越早越好,是土家族民间最大的节日。过“赶年”,具体分准备、敬神、正式过“赶年”三个阶段。

  【邵阳】大拜年

  “三十守一宿、初一崽(儿子)、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舅娘(街坊)。”这是邵阳人春节大拜年时的“生活写照”,此外,村镇还有“初七不出,初八不归”的风俗。

  【永州】“十大碗”

  永州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下旬就着手准备过年,小年一过,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永州对 “团年饭”很讲究,菜式非常丰富,一般有“十大碗”,而且都有鱼这一菜式,表示年年有“余”。

  【岳阳】年饭炮

  岳阳风俗大体同各地相同,在腊月三十吃“团年饭”。吃“团年饭”要关着门,意在不让财宝跑了,饭后放上一挂鞭炮,表示已吃过了年饭,人们可以走动往来了。

  【衡阳】“关财门”

  衡阳地区在春节有其独特的习俗,三十日名曰“除夕”,当日午餐极其丰盛,即“团年饭”。入夜接回灶神司命后即关上大门,叫“关财门”。

  【益阳】“聚宝”

  在益阳老人家操办的年饭里,白萝卜是不能少的一道菜,“吃了白萝卜,一生清清白白”这是老人家的美好愿望。大年初一不倒水、不扫地,不向屋外倒垃圾、泼废水,意为“聚宝”。

  【娄底】吃萝卜

  在娄底一带,过年时有许多独特的风俗。比如,过年一定要吃萝卜;年夜饭要赶早,一般在正月初一清晨五六点钟左右;除夕夜放鞭炮。

  【常德】“闹春”

  在常德,腊月廿三,各家各户焚香拜灶神,奏善事、驱火灾。腊月廿四,民间各种游乐活动多从此日开始,俗称“闹春”。初一不出门,在家拜父母。